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  咨询电话:400-123-4567

行业新闻

布局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聚焦医学影像kaiyun全站、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发展

  kaiyun全站6月6日,深圳发布《深圳市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。

  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,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,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和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。

  深圳市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重要发源地,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核心集群区域。据众成数科统计,2021年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达983.95亿元,占全国产值比重的35.44%;同比增长12.54%。

  2017-2021年期间,生产企业数量稳步上升,从749增加至1384家,其中2021年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有773家,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839家,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109家。

  在创新企业(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)方面,截至2021年,深圳市有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企业438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699家,占比分别为39.05及71.74%。

  在产品注册数量方面,截至2021年,深圳市医疗器械产品总数达11585件,其中二类及三类产品数为6080,占比为52.4%。

  在创新产品成果方面,截至2021年,共有134项创新医疗器械获国家级创新审评,其中深圳市获批数量为15件,位列全国第四,前三分别为北京(32)、上海(24)、苏州(16)kaiyun全站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、完整的产业链条、发达的机电一体化产业,深圳市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形成了区域特色,尤其在生命体征监护、医学影像诊断、放射治疗kaiyun全站、医用电子仪器、介入治疗kaiyun全站、口腔义齿和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形成特色优势kaiyun全站,并涌现出迈瑞医疗、理邦仪器、开立生物、先健科技等一大批械企,其中近百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。

  根据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,《行动计划》指出了4个不足:一是源头创新能力不够强。二是CDMO等公共服务平台未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。三是专业园区不足。四是产业配套存在短板。

  针对以上不足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了5大重点任务,4大重点工程。在加强源头创新能力方面,《行动计划》明确着力推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技术突破,提升核心部件国产率。聚焦突破高端医学影像设备(高端CT、超高场磁共振、多功能超声、多模态分子影像PET-MRI等)、新型体外诊断设备、生物医用材料与植入器械、高性能呼吸机和体外膜肺氧合机(ECMO)、微创外科内窥镜、医疗机器人等设备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。《行动计划》还特别提出遴选一批重点企业及“隐形冠军”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给予滚动支持。

  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不足的问题凸显,据众成数科统计,截至2021年深圳市内的(CRO/CDMO/CMO)平台共74家,检验检测平台6家,动物试验机构27家,物流资质企业8家。对此《行动计划》计划了重大公共平台补链工程,提出大力引进、建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外包服务机(CRO/CDMO/CMO),以及实验动物服务平台、检验检测平台、转化医学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。

  此外为了完善产业布局,《行动计划》把南山、坪山、龙华、光明和盐田五个区列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区域kaiyun全站,呈现出“南研发、北制造”的特点。其中南山区定位为总部引领区,集聚了一批医疗器械企业总部、高校和研究机构;坪山区定位为综合发展区,布局重点细分赛道,开展小型质子治疗仪等重大项目;龙华区定位为制造承载区,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及医疗器械CDMO平台;光明区定位为创新先行区,构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、转化、制造完整产业体系。盐田区定位为应用示范区,依托重点企业攻关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核心技术,推动体外诊断应用示范。

  虽然存在不足,但总体而言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基础良好,《行动计划》的出台将大力促进其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。

  最近有不少读者说,打开微信要么看不到我们的推送,要么第二天才收到!这是因为微信修改了订阅号推送的规则,所以现在把“众成医械”设置星标吧,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推送。

  操作步骤非常简单:1.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“众成医械”;2.点击右上角三个点;3.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啦!像这样: